故事是這樣開始的
你有沒有想過,
八十歲的時候自己會在哪裡?有什麼夢想?要怎麼抵達?
這是一場 17位 70,80,90 歲爺爺奶奶團在 13 天所完成 的一場華麗的冒險!
不老騎士團長 賴清炎
不老騎士活動的發起團長。患有胃潰瘍。信奉道教。
朱妙貴,廣東人。
年輕時在高雄做剃頭師傅。很愛釣魚,一釣就是一整天。
康建華。安徽人。篤信佛教,無欲無求,安靜靦腆。
黃財,道地台灣人。年輕時是做營造工程的,吸了太多塵土,所以肺不好。個性純樸,話不多,但是只要講到「隧道」或是「工程」,話匣子就開了。
張弘道,虔誠基督徒,牧師是他的天職。弘道爺爺以前原本是開補習班的英文老師,有感於工作太忙碌,無暇傳福音,所以毅然決定改當一個專職傳道的牧師。爺爺開玩笑的稱自己「不賺錢要來去賺靈魂」。
張陳映美,弘道爺爺的太太,此行唯一的不老女騎士。映美奶奶年輕時是北一女的高材生,透過牧師友人的介紹,認識弘道爺爺二個月就結婚了,是教友心目中公認的稱職賢內助與牧師娘。奶奶總是用她充滿愛的爽朗笑聲,溫暖了週遭的每個人。
其實映美奶奶曾有兩度罹癌的經歷,奇蹟抗癌成功之後,夫妻倆更加珍惜彼此相處的每一天。鰈鶼情深的弘道夫婦,參加環台活動的理由,除了是兩人共同的夢想之外,也把這趟旅行當做是他們的「二度蜜月」!映美奶奶還特地去考了人生的第一張機車駕照。
譚德玉,湖北人。耳朵不好,而且不喜歡戴助聽器。嚴肅的外表下,其實有顆熱情的內心。
年輕時是位剛正不阿的後勤軍官,走路要排隊、坐姿要端正、握手也要有分寸,就連說個話,都習慣列點陳述,
開場白永遠是:「我跟各位報告一下…」,這職業病到現在仍改不了。
王克嶺,河南人。才華洋溢,愛唱戲,愛烹飪,更愛四處趴趴走旅行。
17歲那年,因為和母親吵架,負氣離家出走,剛好遇上國軍招募新兵,就報名從軍了。
但誰也沒想到,再次回到家,已經是40年後,人事全非。
孫相春,山東人。以前是陸戰隊,在戰場上開坦克車;退伍後幫幼稚園開娃娃車、也當過大樓管理員。
年輕時家境清貧,和老婆胼手胝足白手起家。他說,老婆是個好牽手,一輩子為家裡盡心盡力,
雖然這是一部紀錄片,講述著17位老人的故事,但緊密的節奏穿插讓人又哭又笑的專屬於爺爺奶奶人生故事的呈現
泛黃的老照片,一步一步,一段一段的把人拉回那個我們又熟悉又陌生的年代。
開頭從一開始的身體健康檢查,似乎是要打破看著電影的我們一個美麗的泡泡
17位長者中,有兩位曾罹患癌症,四位需戴助聽器,五位患有高血壓
讓我們不禁擔心,這些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的有體力能完成這13天華麗的冒險
隨著旅程的前進一步一步的,充滿在這社會的現實故事,無奈又現實的一波波湧來
在安養院裡
問著半臥在安養院的婆婆
"妳在這理住多久了? "
" 唔災捏,住到憨掉了"
"哩耶願望細蝦米?"
" 回家 "
" 坐在輪椅上無法自理的爺爺表情激動著,眼眶中泛著淚水向著來訪的不老騎士們努力豎起他的大姆指,
因為生病,所以嘴巴以說不出半句話"
" 彷彿是要告訴這群勇敢完成夢想的不老騎士,你們很棒,你們一定要努力完成這段夢想"
剛開始的一幕一幕,生病臥床的老人,在安養院的老人,把我們拉回了現實,一段一段的令人鼻酸。
然而,隨著爺爺奶奶間的對話,或是無意間有感而發的言語,
一字一句的打醒了我...或者是說我們
像是
" 你看到我就很像看到60年後的你自己一樣 "
" 就算晚上就這樣走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,人如果都不死,地球上的人就太多了"
又或像是阿桐伯對已過是數十年的妻子,仍然堅持著要完成對妻子的承諾,嘴裡一邊念著
" 這輩子,我欠她的實在太多,到下輩子還要當夫妻,這樣才還的完"
或是不老騎士團的團長
" 我當團長,就是要好好的照顧大家直到完成,我這樣半路就病倒了,真的很過意不去"
然後就這樣挺著生病的身子,住院,撐著出院繼續陪伴未完的旅程,又因為身體因素再度住院
還是堅持著要陪伴大家完成之後的旅徒,而再度趕去與騎士團會合
當然其中好笑的片段更是不少不少不少,讓人看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眼淚還沒流乾,就又要接著馬上哈哈大笑 (真的有人電影結束還在一直掉淚一直流鼻涕)
每個老人心中都有一個赤子之心,也有未完成的夢想。
他們絕對不是我們的伴腳石,
" 我們因為動作慢,怕被嫌,所以不敢出門"
依稀記得電影裡的這句話,心裡真的酸了好幾下,看完這部電影真的會令人省思
現在的我們,執著的是甚麼?追求的是甚麼?爭吵的是甚麼?
83分鐘,17位老人,帶妳走了人生的一遭
或許,看完之後,你會發現,
人生,其實可以不用這麼複雜
這部片不但推薦袋家裡的爺爺奶奶去看 ( 雖然要冒著被爸爸媽媽追殺的風險,因為爺爺看完就想出發去環島了)
更推薦... 在這個年代,汲汲營營生活著的我們,更深一步的思考
有時候,走慢一點... 反而會看到更多人生的風景
以上圖片,部分文字來自於不老騎士官方部落格
留言列表